![]() |
cpk | 文件編號: | 版次: | |||||||||||||||||||||||||||||||||||
發行日期:2020/10/30 | 頁次: | |||||||||||||||||||||||||||||||||||||
Cpk——過程能力指數
註:在6σ中把Cp=2.00作為目標。Cp值*3=西格馬級 工序能力指數,是指工序在一定時間裡,處於控制狀態(穩定狀態)下的實際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說它是工序保證質量的能力。 工序能力指數的判斷
|
||||||||||||||||||||||||||||||||||||||
工序能力指數和工序能力分析 當影響工序質量的各種系統性因素已經消除,而各種隨機因素也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時,工序質量處於受控狀態。這時,工序質量和特性值的機率分布反映了工序的實際加工能力。這種能力是工序固有的再現性或一致性的能力,可用工序質量特性值的波動範圍來衡量。 若工序質量特性值的標準差為σ,則工序能力B=6σ。由正態分布理論知,P(μ±3σ)=99.73%,故6σ近似於工序質量特性值的全部波動範圍.顯然,B越小,工序能力就越強。 在工序質量控制中,應用較多的是工序能力指數Cp,工序能力指數表示工序能力滿足工序質量標準(公差、工序質量規格)要求程度的量值。若工序公差為T,則:
|
||||||||||||||||||||||||||||||||||||||
|
||||||||||||||||||||||||||||||||||||||
1、首先我們先說明Pp、Cp兩者的定義及公式 2、現在我們來闡述Cpk、Ppk的含義 Cpk:這是考慮到過程中心的能力(修正)指數,定義為CPU與CPL的最小值。它等於過程均值與最近的規範界限之間的差除以過程總分布寬度的一半。 3、公式中標準差的不同含義 ②由於普通和特殊兩種原因所造成的變差,可以用樣本標準差S來估計,過程性能指數的計算使用該標準差。即: 4、幾個指數的比較與說明 ① 無偏離的Cp表示過程加工的均勻性(穩定性),即「質量能力」,Cp越大,這質量特性的分布越「苗條」,質量能力越強;而有偏離的Cpk表示過程中心 μ與公差中心M的偏離情況,Cpk越大,二者的偏離越小,也即過程中心對公差中心越「瞄準」。使過程的「質量能力」與「管理能力」二者綜合的結果。Cp與 Cpk的著重點不同,需要同時加以考慮。 ② Pp和Ppk的關係參照上面。 ③ 關於Cpk與Ppk的關係,這裡引用QS9000中PPAP手冊中的一句話:「當可能得到歷史的數據或有足夠的初始數據來繪製控制圖時(至少100個個體樣本),可以在過程穩定時計算Cpk。對於輸出滿足規格要求且呈可預測圖形的長期不穩定過程,應該使用Ppk。」 ④ 另外,我曾經看到一位網友的帖子,在這裡也一起提供給大家(沒有徵得原作者本人同意,在這裡向原作者表示歉意和感謝),上面是這樣寫的: 「所 謂PPK,是進入大批量生產前,對小批生產的能力評價,一般要求≥1.67;而CPK,是進入大批量生產後,為保證批量生產下的產品的品質狀況不至於下 降,且為保證與小批生產具有同樣的控制能力,所進行的生產能力的評價,一般要求≥1.33;一般來說,CPK需要藉助PPK的控制界限來作控制。 |
||||||||||||||||||||||||||||||||||||||
Cp和Cpk的區別 1、Cp和Cpk都要計算,不管過程有沒有偏移。 2、Cp反映的是能夠達到的過程能力的最高水平,除非進行剔除普通原因的系統措施 。 3、Cpk反映實際的過程能力,提高的途徑是減少偏移,往往是採取一些剔除特殊原因的局部措施即可提高Cpk值 。 4、當分布中心與公差中心重合時,Cp=Cpk,而不是說工序能力指數記為Cp。 5、所以兩者都要計算,都有各自用途,要結合著進行分析。說計算Cp沒用的也說法是不對的 討論理論概念實際上很容易,Cp是製程能力指數,只考慮一致性程度,而Cpk是綜合製程能力指數,同時考慮偏差和一致程度。公式是以6sigma為分母,但是,現在國外最好的公司也確實只做到3-4,即3.8sigma——99.9%。 7、Cpk是長期的工程能力﹐它是考慮標准中心與實際中心偏移的情況﹐它永遠小於或等於CP Cp反映的是你的工序水平,而Cpk則是一個控制水平 Cp和Cpk之差,反映了你的管理水平 。 8.、CP與CPK的計算方式: 1,CP計算: A、短期研究:CP=(UCL-LCL)/8s B、長期研究:CP=(UCL-LCL)/6s 2,CPK的計算: A、短期研究:CPK=MIN【(X-LCL)/4s,(UCL-X)/4s】 B、長期研究:CPK=MIN【(X-LSL)/3s,(UCL-X)/3s】(上述X值頭上有兩橫,為平均中值) (6s,3s看起來很複雜,在家仔細觀察一下,其實就是所謂的6s分布及其分布的一半。這樣一看,我們對CP及CPK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圖示 CP:這是一個能力指數,定義為容差寬度除以過程能力,不考慮過程有無偏移,一般表達為: PP:這是性能指數,定義為不考慮過程有無偏移時,容差範圍除以過程性能,一般表達為:PP = (該係數僅用來與CP及CPK對比,或/和CP、CPK一起去度量和確定一段時間內改進的優先次序)。 CPU:這是上限能力指數,定義為上容差範圍上限除以實際過程分布寬度上限,一般表達為: CPL:這是下限能力指數,定義為容差範圍下限除以實際過程分布寬度下限,一般表達為: CPK:這是考慮到過程中心的能力指數,定義為CPU或CPL的最小值。它等於過程均值與最近的規範之間的差除以過程總分布寬度的一半。 PPK:這是考慮到過程中心的性能指數,定義為:最小值(僅用來與和對比,並測量和確定隨時間改進的優先順序)。 CR:這是一種能力比值,是的倒數,即:CR= = 。 PR:這是一種性能比值,是的倒數,即:PR= = 。 |
||||||||||||||||||||||||||||||||||||||